像周朝文王的祖母太姜,圣人!周文王他的夫人太姙,太姙生了十个儿子,十个儿子里面有三个是大圣人。武王、周公,是孔子心目当中最佩服、最敬仰的。文王在位的时候,这十个孩子一个父亲,一家人!小孩在一起,兄弟姐妹相亲相爱、长幼有序,小的听大的、尊重大的,大的爱小的,这一家多和睦,兴旺之相!这个兴旺之相,周家享国八百年,在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。
我们现在家庭如此,家里小孩多,一个爸爸、一个妈妈,一家人非常和睦;等小孩慢慢长大了,各自成家立业了,不住在一起了,各人那个感情就淡了,为什么?分了。所以中国过去大家庭,兄弟十个不分家,永远住在一起,永远保持小时候那种感情。这靠什么?靠教育!不好好教不行。
个个都明道理,个个都知道我们兄弟是一家人,一个父母,一个祖父母,一个曾祖父母。“一”,只要向“一”去追,这个族群会团结。
中国古老《百家姓》里面一共有四百多个姓氏,我相信这四百多个姓氏,都是汉族伏羲氏的后代,黄帝子孙。黄帝距离我们大概四千五百年,神农氏在黄帝之前五百年,伏羲氏再往上去五百年,从伏羲到现在应该是五千五百年。
今天中国汉族这么多人口,一大家庭,为什么常常吵架、常常闹纠纷?就是没人教了。如果真的教好了。大家都明白我们都是一个老祖宗,每年春秋祭祀,还去祭黄帝、祭神农、祭伏羲氏,追念先祖,一个老祖宗,我们原来是一家人,许多纠纷就化解了,自然化解了。
外国人可惜,没有历史!中国人有家庭历史——家谱。家谱一代一代记载得很清楚,没错!每三十年要修定一次家谱,为什么?小孩底下一代名字都要写上去,家庭历史。
历史太重要了!不懂得历史,就不可能爱国家;没有家谱,家族怎么能团结?!家族怎么能够亲爱、和睦?!所以中国过去有祠堂、家谱、家规、家训。家学比什么都重要!家业、事业是摆在最后;把家学、家规摆在最前面,老祖宗怎么教我们的。所以中国人要自爱。
中国人在这个世间确实跟外国人不一样,中国人有历史、有家庭历史。家庭历史里面去找,找到最后是大家都是一家人、一个老祖宗。家庙——祠堂,这是这个族群团结的根本,不能没有!家谱要重修、要好好整理,知道我们这个大族群原本是一家。
老祖宗教导我们,教训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四门:“五伦”,“五常”,“四维,“八德”。这个四门,再把它归纳,就十二个字:“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、仁、爱、和、平”。五千多年来的教训,就这十二个字。这十二个字演绎成中国一套大丛书——《四库全书》。《四库全书》讲什么?讲这十二个字。祖宗希望我们(它不麻烦、很简单)这十二个字,你一生都要做到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想想,决定不能违背。违背就是你走邪道了;你能够恒顺,那就是你走的是正道、正法。换一句话说,那是做中国人的基本条件。“仁、爱、和、平”对一切人事物;“五伦”是讲关系,一家人;“五常”是基本道德概念;“四维”、“八德”就是“五常”的落实。
共渡网微信公众号:hds14190135_db-hds14190135_db里有更详细的说明。